Claudio Abbado

簡介: 中文名:克勞迪奧·阿巴多別 名:阿巴度|阿巴多國 籍:意大利出生地:米蘭出生日期:職 業(yè):著名指揮家逝世日期:畢業(yè)院校:維也納音樂學院主要成就:20世紀十大指揮家代表作品:意大利歌劇、馬勒交響樂及部分現(xiàn)代派作品,浪漫主義時期交響曲意大利指揮家。生于米蘭。曾在米蘭 更多>

中文名:克勞迪奧·阿巴多

別 名:阿巴度|阿巴多

國 籍:意大利

出生地:米蘭

出生日期:1933年6月26日

職 業(yè):著名指揮家

逝世日期:2014年1月20日

畢業(yè)院校:維也納音樂學院

主要成就:20世紀十大指揮家

代表作品:意大利歌劇、馬勒交響樂及部分現(xiàn)代派作品,浪漫主義時期交響曲

意大利指揮家。生于米蘭。曾在米蘭威爾第音樂學院學習鋼琴及作曲,又在維也納音樂學院學習鋼琴、作曲及指揮。1958年在美國參加庫謝維茨基指揮比賽獲獎。1963年又獲米特羅普洛斯國際指揮比賽頭獎,因而聞名于世。1965年,他被邀請參加薩爾茨堡音樂節(jié),擔任維也納愛樂樂團指揮。他常以客席指揮身份出現(xiàn)于歐洲各地。1968~1971年被聘為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常任指揮,1977年曾一度辭去斯卡拉歌劇院之職,以抗議意大利政府不重視歌劇,旋又復職,任該院藝術(shù)指導。1979年任倫敦交響樂團首席指揮,1982年創(chuàng)辦斯卡拉愛樂樂團,1989年任柏林愛樂樂團首席指揮,2003年任盧塞恩節(jié)日管弦樂團藝術(shù)總監(jiān)。阿巴多的指揮富有戲劇性效果,尤擅長于意大利歌劇,特別是G.威爾第和G.羅西尼的作品,是當代很有影響的指揮家之一。

從藝歷程:阿巴多于1933年6月26日生于米蘭一個音樂世家,家庭3代都涉足到藝術(shù)。8歲學音樂;16歲那年,指揮大師伯恩斯坦在米蘭就認為阿巴多有一雙天生的、作指揮的眼睛。于是,他決心以音樂為生,正式進入威爾第音樂學院主修鋼琴、作曲,并隨指揮家沃托(A. Votto)學指揮。當時指揮大師朱利尼為學生樂隊上合奏課,阿巴多從中學了許多樂隊指揮方法,獲益良多。

畢業(yè)后,他又赴維也納深造,起初(1955年)他在薩爾茨堡從師古爾德(G. Gould)學習鋼琴。次年,他與梅塔結(jié)為終身摯友,在梅塔推薦下,阿巴多進入維也納音樂學院隨斯瓦洛夫斯基(H. Swarowsky)學習指揮。1958年,阿巴多在意大利邊陲阿巴多指揮倫敦愛樂小鎮(zhèn)黑雅斯特(Trieste)首次指揮歌劇《3個橙子的愛情》(普羅科菲耶夫曲)演出。同年,這兩位指揮家好友到了美國唐格爾伍德參加庫塞維茨基國家指揮比賽,結(jié)果阿巴多獲得一等獎,梅塔獲得二等獎。不過,勝利并未給他帶來聲譽,阿巴多在美國并不如意,毅然回到意大利,也僅是搞些音樂學院室樂課程的指導工作。偶爾也指揮一些交響樂歌劇,這時期他熟識了不少20世紀的音樂作品兩年后,他應(yīng)邀參與紀念斯卡拉蒂誕生300周年音樂會,首次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登臺指揮演出,并組成米蘭獨奏家室樂團,到全國各地巡回演出。30歲,阿巴多赴紐約參加第一屆米特羅普洛斯國際指揮比賽榮獲第一名,在一個樂季中作為紐約愛樂樂團伯恩斯坦的助理指揮。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卡拉揚在電視中看到阿巴多的指揮,便邀請他于1965年8月14日在薩爾茨堡音樂節(jié)中首次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出馬勒《第二交響曲》,這次成功的演出為VPO對他終身指揮的任命鋪平了道路,這才奠定了他在國際樂壇的地位。

有了殊榮,給他帶來了名氣,也給他帶來了合約。35歲,首次在斯卡拉歌劇院指揮歌劇演出(貝利尼《凱普萊特與蒙泰古》),并獲任樂團首席指揮(9年后升為音樂總監(jiān))。在18年中,他大膽實行改革,大力擴充演出劇目,除了傳統(tǒng)劇目之外,還指揮上演了一系列的現(xiàn)代歌劇,如里蓋蒂的《偉大的死亡》、潘德雷斯基的《失樂園》、諾諾的《在愛情激烈的陽光下》、《褊狹的1960年》、勛伯格的《月光下的皮埃羅》、貝爾格的《沃采克》、《璐璐》、施托克豪森的《星期四》等。另外,他實行"走出去,請進來"的政策,面向民眾,深入基層,培養(yǎng)了一大批新一代的觀眾,在歌劇大眾化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為歌劇院恢復了威望。阿巴多這個人,胸襟寬闊,落落大方,請來了同行梅塔、穆蒂、克萊伯、馬澤爾等,阿巴多沒有同行是冤家的惡習,被人們傳為佳話??藙诘蠆W·阿巴多在他任職期間,還率領(lǐng)該院赴慕尼黑(1972)、維也納(1973)、倫敦(1976)、華盛頓(1976)、巴黎(1979)等地演出。此外,他還經(jīng)常在薩爾茨堡音樂節(jié)、愛丁堡音樂節(jié)、柏林音樂節(jié)和佩薩羅音樂節(jié)客席指揮。當他1986年離開斯卡拉歌劇院時說:“我沒有任何愧意和遺憾”,的確他為斯卡拉歌劇院立下了汗馬功勞。38歲,阿巴多與不設(shè)常任指揮的VPO訂立了終身指揮合約,嗣后,帶領(lǐng)樂團展開了一系列的世界性巡回在演出,如1973年在日本、韓國、中國;1976年在美國、德國、英國;1987年在美國、日本等。

1979年(46歲),阿巴多接替普列文出任倫敦交響樂團(LSO)首席指揮,在1983年至1986年期間成為LSO的音樂總監(jiān),曾帶領(lǐng)樂團赴世界各國演出。作為音樂總監(jiān)兼指揮,自1978年起,阿巴多經(jīng)常有計劃地聯(lián)同歐洲共同體青年樂團在歐洲各國演出;1981年,他是歐洲室內(nèi)樂團藝術(shù)顧問,錄有不少唱片;1982年,他創(chuàng)辦了斯卡拉愛樂樂團,把處于次要地位的意大利的交響樂團藝術(shù)提高到一個新的階段(穆蒂曾于1996年9月率領(lǐng)斯卡拉愛樂樂團來香港演出);1986年,他又創(chuàng)辦了馬勒青年樂團,并兼任音樂總監(jiān);次年,他還創(chuàng)建了維也納現(xiàn)代音樂節(jié)。除此之外,他還是芝加哥交響樂團、克利夫蘭樂團、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樂團、世界樂團等極受歡迎的客席指揮。

1984年(51歲),阿巴多首次指揮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演出威爾第的歌劇《西蒙·波卡涅格拉》,兩年后,出任該院音樂總監(jiān)。在維也納,他指揮演出的貝爾格《沃采克》、羅西尼《在阿爾及爾的意大利姑娘》、《蘭斯之旅》(ⅡViaggio a Reims)、穆索爾斯基《霍萬興那》、R·施特勞斯《埃列克特拉》、威爾第《假面舞會》、《唐·卡洛斯》、瓦格納《羅恩格林》、莫扎特《唐·喬萬尼》以及舒伯特被人遺忘的歌劇《菲拉布拉斯》(Fierrabras)等,反應(yīng)熱烈,好評如潮。

這樣,大器晚成的阿巴多,憑著百折不撓的意志,獨攬了維也納、柏林主要音樂團體的指揮大權(quán),終于立足于世界一流樂團(歌劇院)的峰頂上,成為繼卡拉揚之后樂壇上的新"帝王"。為了表彰阿巴多在音樂上的卓越貢獻,各國授予他的贈銜無數(shù)。他在倫敦皇家歌劇院指揮演出穆索爾斯基的歌劇《鮑里斯·戈杜諾夫》,榮獲最佳歌劇獎;意大利政府頒發(fā)給他最高國家獎?wù)?;維也納愛樂樂團贈予他尼柯萊金獎;國際馬勒協(xié)會授予他金獎等。

阿巴多的指揮晚年的阿巴多大師,集眾家之所長,集名師之大成,以此揉成自己的指揮特點。他的指揮,具有鮮明的意大利風格,熱情、明快、如歌、流利、敏銳,雙手極富有魅力,眼睛里有音樂。他的曲目十分廣泛,古往今來,種類繁多,包羅萬象。對羅西尼、威爾第等意大利作曲家的歌劇作品,他的演繹尤為出色,堪稱一絕。他也擅長指揮德、奧、俄的交響樂以及現(xiàn)代作品。他是一位尊重總譜的指揮家,沒有準備好是不會站到指揮臺上的,《沃采克》就排練了40次,為了掌握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他足足花了10年時間研究。從不愛自我宣傳、與世無爭的阿巴多,于2002年與柏林愛樂樂團合約期滿之后不再續(xù)約。

榮譽記錄:1958年,在美國唐格伍德的庫塞維茨基國家指揮比賽中獲得一等獎。

1963年,赴紐約參加第一屆米特羅普洛斯國際指揮比賽榮獲第一名,隨后獲得雷納德·伯恩斯坦推薦,在紐約愛樂一個樂季中作為助理指揮。

人物生平:阿巴多于1933年6月26日生于米蘭一個音樂世家,家庭3代都涉足到藝術(shù)。8歲學音樂;16歲那年,指揮大師伯恩斯坦在米蘭就認為阿巴多有一雙天生的、作指揮的眼睛。于是,他決心以音樂為生,正式進入威爾第音樂學院主修鋼琴、作曲,并隨指揮家沃托(A. Votto)學指揮。當時指揮大師朱利尼為學生樂隊上合奏課,阿巴多從中學了許多樂隊指揮方法,獲益良多。

畢業(yè)后,他又赴維也納深造,起初(1955年)他在薩爾茨堡從師古爾德(G. Gould)學習鋼琴。次年,他與梅塔結(jié)為終身摯友,在梅塔推薦下,阿巴多進入維也納音樂學院隨斯瓦洛夫斯基(H. Swarowsky)學習指揮。1958年,阿巴多在意大利邊陲小鎮(zhèn)黑雅斯特(Trieste)首次指揮歌劇《3個橙子的愛情》(普羅科菲耶夫曲)演出。同年,這兩位指揮家好友到了美國唐格爾伍德參加庫塞維茨基國家指揮比賽,結(jié)果阿巴多獲得一等獎,梅塔獲得二等獎。不過,勝利并未給他帶來聲譽,阿巴多在美國并不如意,毅然回到意大利,也僅是搞些音樂學院室樂課程的指導工作。偶爾也指揮一些交響樂歌劇,這時期他熟識了不少20世紀的音樂作品兩年后,他應(yīng)邀參與紀念斯卡拉蒂誕生300周年音樂會,首次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登臺指揮演出,并組成米蘭獨奏家室樂團,到全國各地巡回演出。30歲,阿巴多赴紐約參加第一屆米特羅普洛斯國際指揮比賽榮獲第一名,在一個樂季中作為紐約愛樂樂團伯恩斯坦的助理指揮。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卡拉揚在電視中看到阿巴多的指揮,便邀請他于1965年8月14日在薩爾茨堡音樂節(jié)中首次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出馬勒《第二交響曲》,這次成功的演出為VPO對他終身指揮的任命鋪平了道路,這才奠定了他在國際樂壇的地位。

有了殊榮,給他帶來了名氣,也給他帶來了合約。35歲,首次在斯卡拉歌劇院指揮歌劇演出(貝利尼《凱普萊特與蒙泰古》),并獲任樂團首席指揮(9年后升為音樂總監(jiān))。在18年中,他大膽實行改革,大力擴充演出劇目,除了傳統(tǒng)劇目之外,還指揮上演了一系列的現(xiàn)代歌劇,如里蓋蒂的《偉大的死亡》、潘德雷斯基的《失樂園》、諾諾的《在愛情激烈的陽光下》、《褊狹的1960年》、勛伯格的《月光下的皮埃羅》、貝爾格的《沃采克》、《璐璐》、施托克豪森的《星期四》等。另外,他實行"走出去,請進來"的政策,面向民眾,深入基層,培養(yǎng)了一大批新一代的觀眾,在歌劇大眾化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為歌劇院恢復了威望。阿巴多這個人,胸襟寬闊,落落大方,請來了同行梅塔、穆蒂、克萊伯、馬澤爾等,阿巴多沒有同行是冤家的惡習,被人們傳為佳話。

在他任職期間,還率領(lǐng)該院赴慕尼黑(1972)、維也納(1973)、倫敦(1976)、華盛頓(1976)、巴黎(1979)等地演出。此外,他還經(jīng)常在薩爾茨堡音樂節(jié)、愛丁堡音樂節(jié)、柏林音樂節(jié)和佩薩羅音樂節(jié)客席指揮。當他1986年離開斯卡拉歌劇院時說:“我沒有任何愧意和遺憾”,的確他為斯卡拉歌劇院立下了汗馬功勞。38歲,阿巴多與不設(shè)常任指揮的VPO訂立了終身指揮合約,嗣后,帶領(lǐng)樂團展開了一系列的世界性巡回在演出,如1973年在日本、韓國、中國;1976年在美國、德國、英國;1987年在美國、日本等。

1979年(46歲),阿巴多接替普列文出任倫敦交響樂團(LSO)首席指揮,在1983年至1986年期間成為LSO的音樂總監(jiān),曾帶領(lǐng)樂團赴世界各國演出。作為音樂總監(jiān)兼指揮,自1978年起,阿巴多經(jīng)常有計劃地聯(lián)同歐洲共同體青年樂團在歐洲各國演出;1981年,他是歐洲室內(nèi)樂團藝術(shù)顧問,錄有不少唱片;1982年,他創(chuàng)辦了斯卡拉愛樂樂團,把處于次要地位的意大利的交響樂團藝術(shù)提高到一個新的階段(穆蒂曾于1996年9月率領(lǐng)斯卡拉愛樂樂團來香港演出);1986年,他又創(chuàng)辦了馬勒青年樂團,并兼任音樂總監(jiān);次年,他還創(chuàng)建了維也納現(xiàn)代音樂節(jié)。除此之外,他還是芝加哥交響樂團、克利夫蘭樂團、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樂團、世界樂團等極受歡迎的客席指揮。

1984年(51歲),阿巴多首次指揮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演出威爾第的歌劇《西蒙·波卡涅格拉》,兩年后,出任該院音樂總監(jiān)。在維也納,他指揮演出的貝爾格《沃采克》、羅西尼《在阿爾及爾的意大利姑娘》、《蘭斯之旅》(ⅡViaggio a Reims)、穆索爾斯基《霍萬興那》、R·施特勞斯《埃列克特拉》、威爾第《假面舞會》、《唐·卡洛斯》、瓦格納《羅恩格林》、莫扎特《唐·喬萬尼》以及舒伯特被人遺忘的歌劇《菲拉布拉斯》(Fierrabras)等,反應(yīng)熱烈,好評如潮。

這樣,大器晚成的阿巴多,憑著百折不撓的意志,獨攬了維也納、柏林主要音樂團體的指揮大權(quán),終于立足于世界一流樂團(歌劇院)的峰頂上,成為繼卡拉揚之后樂壇上的新"帝王"。為了表彰阿巴多在音樂上的卓越貢獻,各國授予他的贈銜無數(shù)。他在倫敦皇家歌劇院指揮演出穆索爾斯基的歌劇《鮑里斯·戈杜諾夫》,榮獲最佳歌劇獎;意大利政府頒發(fā)給他最高國家獎?wù)?;維也納愛樂樂團贈予他尼柯萊金獎;國際馬勒協(xié)會授予他金獎等。

阿巴多的指揮,集眾家之所長,集名師之大成,以此揉成自己的指揮特點。他的指揮,具有鮮明的意大利風格,熱情、明快、如歌、流利、敏銳,雙手極富有魅力,眼睛里有音樂。他的曲目十分廣泛,古往今來,種類繁多,包羅萬象。對羅西尼、威爾第等意大利作曲家的歌劇作品,他的演繹尤為出色,堪稱一絕。他也擅長指揮德、奧、俄的交響樂以及現(xiàn)代作品。他是一位尊重總譜的指揮家,沒有準備好是不會站到指揮臺上的,《沃采克》就排練了40次,為了掌握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他足足花了10年時間研究。從不愛自我宣傳、與世無爭的阿巴多,于2002年與柏林愛樂樂團合約期滿之后不再續(xù)約。

大事年表:1933年 出生于一個藝術(shù)世家。祖上三代都是藝術(shù)家。

1941年 開始學習音樂。

1949年 得到指揮大師伯恩斯坦鼓勵,立志終身從事音樂。

1955年,在米蘭威爾第音樂學院學習作曲和鋼琴。

1956年,進入維也納音樂學院跟隨斯瓦洛夫斯基(H. Swarowsky)學習指揮

1958年,阿巴多在美國唐格伍德的庫塞維茨基國家指揮比賽中獲得一等獎。

1963年,阿巴多赴紐約參加第一屆米特羅普洛斯國際指揮比賽榮獲第一名,隨后獲得伯恩斯坦推薦,在紐約愛樂一個樂季中作為助理指揮。

偶然,指揮大師卡拉揚在電視中看到阿巴多的指揮,遂邀請他于1965年8月14日到薩爾茨堡音樂節(jié)中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出馬勒《第二交響曲》,這次成功的演出是阿巴多職業(yè)上的轉(zhuǎn)折點。

1968年,成為斯卡拉歌劇院樂團首席指揮。

1971年,與維也納愛樂樂團簽訂終身指揮合約。

1973年,率領(lǐng)維也納愛樂樂團在日本、韓國、中國巡回演出。

1979年,阿巴多接替普列文出任倫敦交響樂團首席指揮。

1981年,他成為歐洲室內(nèi)樂團藝術(shù)顧問。

1982年,創(chuàng)辦斯卡拉愛樂樂團。

1986年,出任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音樂總監(jiān)。

1988年,第一次指揮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獲得廣泛好評。

1989年,阿巴多接替卡拉揚出任柏林愛樂樂團首席指揮。

1991年,第二次指揮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但由于曲目選擇等種種原因與樂團方面發(fā)生齟齬,此后阿巴多逐漸減少了與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合作。

2002年,阿巴多在柏林愛樂樂團的崗位上退任。

2002年,阿巴多經(jīng)療養(yǎng)后復出,并出任盧塞恩節(jié)日管弦樂團藝術(shù)總監(jiān)。

主要任職:1968-1986 斯卡拉歌劇院(La Scala)音樂總監(jiān)

1978 創(chuàng)辦歐共體青年交響樂團(European Union Youth Orchestra)并任總監(jiān)克勞迪奧·阿巴多

1979-1988 倫敦交響樂團(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音樂總監(jiān)

1986 創(chuàng)辦青年馬勒交響樂團(Gustav Mahler Jugend)并任音樂總監(jiān)

1986-1991 維也納國立歌劇院(Vienna State Opera)音樂總監(jiān)

1989-2002 柏林愛樂(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音樂總監(jiān)

1992 歐洲室內(nèi)樂團(Chamber Orchestra of Europe)音樂總監(jiān)

1994 薩爾茲堡音樂節(jié)(Salzburg Easter Festival)藝術(shù)總監(jiān)

2003至今 瑞士盧塞恩節(jié)日管弦樂團(Lucerne Festival Orchestra)藝術(shù)指導

人物逝世:意大利指揮大師克勞迪奧·阿巴多2014年1月20日在博洛尼亞家中逝世,享年80歲。

意大利總統(tǒng)納波利塔諾在得知消息后說,阿巴多的逝世對于他個人和整個意大利,乃至整個文化界,都是巨大的傷痛。

芝加哥交響樂團音樂總監(jiān)里卡爾多·穆蒂說,阿巴多書寫了幾十年來各大國際音樂樂團的指揮史。

阿巴多1933年生于米蘭,曾在米蘭音樂學院和維也納音樂學院學習,后曾擔任米蘭斯卡拉歌劇院樂團、倫敦交響樂團和柏林愛樂樂團首席指揮,以及斯卡拉歌劇院和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音樂總監(jiān)。

阿巴多一直致力于支持和培養(yǎng)年輕音樂家,一生之中創(chuàng)立了許多青年交響樂團。2013年8月,他被意大利總統(tǒng)納波利塔諾任命為終身參議員,隨后他宣布捐出其所有終身參議員薪水,用以在菲耶索萊音樂學院設(shè)立獎學金。

阿巴多2000年確診胃癌,后戰(zhàn)勝病魔。他數(shù)月來重病纏身,去年夏天之后取消了所有演出計劃。當?shù)孛襟w報道,13年8月他在琉森音樂節(jié)上最后一次指揮時,身體狀況已非常惡劣。

個人作品:克勞迪奧·阿巴多Claudio Abbado是DG、SONY的臺柱子,自1967年以來錄有大量的優(yōu)質(zhì)唱片,DG版代表性CD 有:貝多芬《交響曲全集》、《鋼琴協(xié)奏曲全集》VPO貝爾格《3首弦樂小曲》、《璐璐》組曲、《沃采克》VPO柏遼茲《幻想交響曲》CSO比才《卡門》LSO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德意志安魂曲》BPO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集》VPO布魯赫《第一小提琴協(xié)奏曲》CSO布魯克納《第一交響曲》VPO肖邦《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LSO肖邦《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CSO德彪西《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VPO欣德米特《畫家馬蒂斯》BPO馬勒《交響曲全集》CSO門德爾松《交響曲集》LSO莫扎特《第十四、二十六鋼琴協(xié)奏曲》、《費加羅的婚禮》VPO穆索爾斯基《霍萬興那》VPO普羅科菲耶夫《羅密歐與朱麗葉》BPO普羅科菲耶夫《亞歷山大·涅夫斯基》LSO拉赫瑪尼諾夫《第二、三鋼琴協(xié)奏曲》BPO拉威爾《西班牙狂想曲》LSO羅西尼《塞維利亞的理發(fā)師》LSO羅西尼《意大利姑娘在阿爾及爾》VPO勛伯格《古雷之歌》、《華沙幸存者》VPO舒伯特《8首交響曲》、《羅莎蒙德》COE舒伯特《費拉布拉斯》VPO斯特拉文斯基《撲克游戲》LSO柴科夫斯基《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BPO威爾第《安魂曲》VPO威爾第《阿依達》、《假面舞會》LASCALA瓦格納《羅恩格林》VPOSONY版代表性CD有:德沃夏克《第八交響曲》BPO馬勒《亡兒之歌》BPO門德爾松《仲夏夜之夢》BPO莫扎特《C小調(diào)彌撒曲》BPO穆索爾斯基《鮑里斯·戈杜諾夫》BPO羅西尼《蘭斯之旅》BPO舒曼《鋼琴協(xié)奏曲》(OP。92)BPO舒曼《浮士德場景》BPO肖斯塔科維奇《第一小提琴協(xié)奏曲》BPO柴科夫斯基《交響曲全集》CSO。

Claudio Abbado的歌

  1. 01. 加入列表
  2. 02. 加入列表
  3. 03. 加入列表
  4. 04. 加入列表
  5. 05. 加入列表
  6. 06. 加入列表
  7. 07. 加入列表
  8. 08. 加入列表
  9. 09. 加入列表
  10. 10. 加入列表
  11. 11. 加入列表
  12. 12. 加入列表
  13. 13. 加入列表
  14. 14. 加入列表
  15. 15. 加入列表
  16. 16. 加入列表
  17. 17. 加入列表
  18. 18. 加入列表
  19. 19. 加入列表
  20. 20. 加入列表
  21. 21. 加入列表
  22. 22. 加入列表
  23. 23. 加入列表
  24. 24. 加入列表
  25. 25. 加入列表
  26. 26. 加入列表
  27. 27. 加入列表
  28. 28. 加入列表
  29. 29. 加入列表
  30. 30. 加入列表
  1. 31. 加入列表
  2. 32. 加入列表
  3. 33. 加入列表
  4. 34. 加入列表
  5. 35. 加入列表
  6. 36. 加入列表
  7. 37. 加入列表
  8. 38. 加入列表
  9. 39. 加入列表
  10. 40. 加入列表
  11. 41. 加入列表
  12. 42. 加入列表
  13. 43. 加入列表
  14. 44. 加入列表
  15. 45. 加入列表
  16. 46. 加入列表
  17. 47. 加入列表
  18. 48. 加入列表
  19. 49. 加入列表
  20. 50. 加入列表
  21. 51. 加入列表
  22. 52. 加入列表
  23. 53. 加入列表
  24. 54. 加入列表
  25. 55. 加入列表
  26. 56. 加入列表
  27. 57. 加入列表
  28. 58. 加入列表
  29. 59. 加入列表
  30. 60. 加入列表
  1. 61. 加入列表
  2. 62. 加入列表
  3. 63. 加入列表
  4. 64. 加入列表
  5. 65. 加入列表
  6. 66. 加入列表
  7. 67. 加入列表
  8. 68. 加入列表
  9. 69. 加入列表
  10. 70. 加入列表
  11. 71. 加入列表
  12. 72. 加入列表
  13. 73. 加入列表
  14. 74. 加入列表
  15. 75. 加入列表
  16. 76. 加入列表
  17. 77. 加入列表
  18. 78. 加入列表
  19. 79. 加入列表
  20. 80. 加入列表
  21. 81. 加入列表
  22. 82. 加入列表
  23. 83. 加入列表
  24. 84. 加入列表
  25. 85. 加入列表
  26. 86. 加入列表
  27. 87. 加入列表
  28. 88. 加入列表
  29. 89. 加入列表
  30. 90. 加入列表
猜你喜歡

最新歌手